无尘车间的防潮处理需从 建筑结构、空调系统、材料选择、日常管理 四方面系统防控,确保湿度稳定在 45%-60% RH(特殊工艺除外)。以下是专业级解决方案:
防水卷材:地面铺设2mm厚PVC防水卷材(搭接宽度≥100mm,热风焊接),墙面翻边≥300mm。
防潮涂层:混凝土基面涂刷环氧防潮底漆(渗透型,吸水率≤0.1%)。
坡度设计:清洗间等地做 1%-2%排水坡度,地漏周边加强密封。
保温层:吊顶内贴50mm厚橡塑保温棉(导热系数≤0.034W/m·K),接缝处用铝箔胶带密封。
隔汽膜:保温层外侧铺设PE隔汽膜(透湿率≤0.1g/㎡·24h)。
除湿方案:
湿度要求 | 技术方案 | 控湿精度 |
---|---|---|
常规(40%-60%) | 冷冻除湿+再热 | ±5% RH |
低湿(<30%) | 转轮除湿(硅胶/分子筛) | ±2% RH |
超低湿(<10%) | 双转轮串联(预冷+深度除湿) | ±1% RH |
加湿方案:
电极/电热加湿:用于无菌车间(需纯化水,加湿量5-50kg/h)。
湿膜加湿:适用于电子车间(无白粉污染)。
防结露送风:送风温度高于露点温度2℃以上(如冷冻水设定14℃时送风18℃)。
局部排湿:高湿区域(清洗间)单独设排风(换气≥15次/h)。
区域 | 材料要求 | 推荐方案 |
---|---|---|
墙面 | 防霉抗菌、耐擦洗 | 玻镁板+氟碳涂层(耐洗刷>5万次) |
地面 | 无缝、耐水解 | 聚氨酯砂浆地坪(耐-40℃~120℃) |
门窗 | 密封+防冷凝 | 断桥铝型材+中空玻璃(充氩气) |
管道 | 防锈、保温 | 304不锈钢管+橡塑保温(B1级) |
传感器布置:每200㎡设1个温湿度传感器(距墙≥0.5m,高度1.5m)。
报警阈值:
高湿报警:>65% RH(药品GMP要求) 低湿报警:<35% RH(电子防静电需求)
每日:检查空调冷凝水排水畅通(U型存水弯水位正常)。
每月:清洗表冷器翅片(污垢增加能耗20%)。
每季:校准传感器(与标准湿度计偏差≤±3% RH)。
方案:转轮除湿(露点≤-40℃)+FFU层流(风速0.45m/s)。
案例:某芯片车间维持25% RH,静电电压<100V。
方案:每日VHP灭菌+湿度联动控制(50%±5% RH)。
材料:墙面不锈钢板(接缝激光焊接)。
墙面结露:提高送风温度或增加保温层厚度。
地面积水:检查排水坡度,增设吸水地垫。
传感器漂移:用饱和盐溶液(如NaCl,75% RH)现场校准。
项目 | 检测方法 | 合格标准 |
---|---|---|
湿度均匀性 | 9点测量法 | 偏差≤±5% RH |
防霉性能 | ASTM G21真菌试验 | 28天无霉菌生长 |
冷凝风险 | 红外热成像仪扫描 | 表面温度>露点温度1.5℃ |
通过系统化防潮,无尘车间可实现:
湿度波动≤±3% RH(高精度区域)
霉菌滋生风险降为0(ISO 14698-1达标)
典型案例:镇江某锂电池车间湿度控制30%±2%,良率提升1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