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
News Center
聚焦动态 见证成长 分享每一个精彩
安博体育网页版 / 新闻中心  / 技术分享 返回

无尘车间如何控制微生物污染?

技术分享 2025-04-14 安博·体育 0
无尘车间微生物污染的控制需要结合 环境控制、人员管理、物料消毒和监测验证 等多维度措施,确保符合GMP/ISO等法规要求。以下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:

一、环境控制措施

1. 空气净化系统

  • 高效过滤(HEPA H13-H14):过滤≥0.3μm颗粒(含微生物气溶胶),效率≥99.97%。

  • 换气次数:A级区(ISO 5)垂直层流风速0.36~0.54m/s,B级区换气≥40次/h,C级≥20次/h。

  • UV灯辅助:在空调机组或回风管道安装UV-C灯(波长254nm),杀灭流动空气中的微生物(需定期清洁灯管)。

2. 温湿度管控

  • 湿度控制:维持45%~55% RH(抑制细菌繁殖,真菌需湿度>60%才能生长)。

  • 温度控制:20~24℃(低温减缓微生物代谢)。

3. 压差与气流方向

  • 正压梯度:洁净区>走廊>非洁净区(压差≥10Pa),防止污染空气倒灌。

  • 单向流设计:A级区采用层流罩,避免气流涡流导致微粒堆积。


二、人员行为规范

1. 严格更衣程序

  • 更衣流程

    复制
    普通区 → 换鞋 → 一更(脱外衣) → 二更(穿洁净服+手套/口罩) → 风淋(≥15秒) → 洁净区
  • 洁净服要求:无脱落纤维材质(聚酯纤维),灭菌后使用(A/B级区需每班次灭菌)。

2. 人员活动限制

  • 禁止化妆、佩戴饰品,操作时避免快速移动(减少皮屑脱落)。

  • A级区操作需通过手套箱或RABS(限制进出屏障系统)隔离人员接触。


三、物料与设备消毒

1. 物料进入控制

  • 传递窗:双门互锁,带UV或VHP(汽化过氧化氢)消毒,表面用75%乙醇擦拭。

  • 灭菌处理:耐热物料用湿热灭菌(121℃, 15min),不耐热用环氧乙烷或γ射线辐照。

2. 设备与表面消毒

  • 消毒剂轮换

    消毒剂类型适用场景频率
    75%乙醇设备表面快速消毒每班次
    0.1%新洁尔灭地面/墙面(抗真菌)每日
    过氧化氢蒸汽空间终灭菌(停产期间)每月/季度
  • 清洁工具:使用无脱落纤维的抹布,灭菌后专用。


四、微生物监测与验证

1. 动态环境监测

  • 采样方法

    监测类型标准(CFU)频率
    沉降菌(φ90mm)A级≤1/4h,B级≤5/4h每生产班次
    浮游菌(m³)A级≤1,B级≤10每周
    表面微生物接触碟(≤5 CFU/碟)关键操作后

2. 数据与趋势分析

  • 使用EMS系统记录数据,超标结果触发OOS调查(排查污染源并纠正)。

  • 定期进行 环境菌鉴定(如Micro-ID或基因测序),追踪污染菌种来源。


五、设计与管理优化

1. 车间设计

  • 光滑无死角结构(圆弧角、自流平地面),减少清洁盲区。

  • 排水口设液封,防止污水管微生物逆流。

2. 应急预案

  • 微生物超标时:立即停产→复测→扩大清洁消毒→验证合格后复产。

  • 定期熏蒸:用VHP对空调系统及空间彻底灭菌(每年1~2次)。


六、行业特殊要求

  • 无菌制剂(注射剂):A级区需实时在线粒子与微生物监测,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。

  • 医疗器械:植入物生产需控制内毒素,环境监测增加革兰氏阴性菌检测。


常见问题解决

  • 霉菌反复出现:检查湿度是否超标、清洁死角(如天花板夹层)。

  • 浮游菌数据波动:核查高效过滤器密封性及人员操作规范。

通过以上措施,无尘车间可有效将微生物污染控制在可接受水平(如A级区浮游菌≤1 CFU/m³),保障产品无菌或低微生物负荷要求。

免费获取方案
*注意:(每日仅限20个名额)
今日已申请 8
王小姐
187****5737
 1小时前已申请
张小姐
158****9527
 2小时前已申请
赵小姐
134****6453
 3小时前已申请
钱小姐
110****8888
 4小时前已申请
今天还剩下 16 个名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