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用范围(根据行业需求调整)温度:通常控制在 20~24℃(药品生产)或 22~26℃(电子行业),波动±2℃内。湿度:一般 45%~65% RH(药品GMP要求),电子行业可能低至 30%~50% RH(防静电)。特殊工艺要求无菌制剂(如">
无尘车间的温湿度控制直接影响产品工艺稳定性、人员舒适度及微生物滋生风险,需结合洁净度要求进行精准调控。以下是关键控制方法及注意事项:
通用范围(根据行业需求调整)
温度:通常控制在 20~24℃(药品生产)或 22~26℃(电子行业),波动±2℃内。
湿度:一般 45%~65% RH(药品GMP要求),电子行业可能低至 30%~50% RH(防静电)。
特殊工艺要求
无菌制剂(如注射剂):湿度需≤50% RH(抑制微生物)。
中药生产:湿度可放宽至60% RH(防药材干燥)。
锂电池车间:湿度需≤30% RH(防电解液反应)。
冷热盘管调节:
降温除湿:通过冷冻水盘管降温至露点以下,冷凝除湿后二次加热(经典方法)。
加热加湿:蒸汽加湿或电极加湿(需用纯化水),电加热补偿温度。
转轮除湿(低湿需求):组合冷却除湿+转轮深度除湿(可达≤20% RH)。
功能间独立调控:如称量间(低湿)、清洗间(高湿)单独设温湿度传感器。
风量补偿:通过变风量(VAV)系统调节送风量,平衡不同区域负荷。
DDC控制系统:实时监测温湿度,联动空调机组、加湿阀、冷热水阀等。
报警阈值:设置超标报警(如温度>26℃或湿度>60% RH触发警报)。
空调机组:
需配备 高效过滤器(H13/H14)+冷热盘管+加湿段。
低湿环境选 双冷盘管(一级预冷+二级深冷)或 转轮除湿机。
传感器布置:
避开气流死角,距墙≥0.5m,高度1.5m(代表人员操作区)。
验证测试:
空态/动态测试:确认温湿度均匀性(如9点测量,偏差±1℃/±5% RH内)。
最差条件挑战:模拟满负荷运行(人员、设备全开)验证系统稳定性。
日常维护:
定期更换过滤器(压差超标时)、校准传感器。
检查加湿器结垢情况(每月清洗电极加湿罐)。
湿度偏高:检查除湿盘管是否结冰、冷冻水温度是否达标(通常需≤7℃)。
温度波动大:优化风量平衡,避免局部热源(如设备散热)未有效排走。
参数:22℃±1℃,45%±5% RH。
措施:
空调机组:MAU+AHU组合,新风经转轮除湿预处理。
房间内设FFU(风机过滤单元)维持层流,减少温湿度扰动。
通过以上控制,可满足GMP、ISO 14644等法规对洁净环境稳定性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