酿酒生产对微生物控制、环境卫生及工艺稳定性要求极高,需通过专业净化工程保障酒类品质与食品安全。以下是针对酿酒厂无尘车间的定制化解决方案:
洁净度等级:
发酵/灌装区:ISO 5~6级(Class 100~1,000),重点控制酵母菌以外的杂菌(浮游菌≤30 CFU/m³)。
原料处理/陈酿区:ISO 7~8级(Class 10,000~100,000),防止粉尘与异物污染。
环境控制:
温度:发酵区18~25℃(精度±1℃),蒸馏区≤30℃(防爆设计)。
湿度:发酵区60%~75%(促进酵母活性),灌装区≤50%(防瓶口霉变)。
防交叉污染:
严格分区(原料粉碎、糖化、发酵、蒸馏、灌装、包装),独立通风与排水系统。
过滤与气流:
三级过滤:初效(G4)+中效(F8)+高效(H13,过滤效率≥99.97% @0.3μm)。
层流保护:灌装线配备单向流层流罩(风速0.45m/s),覆盖瓶口区域。
正压控制:洁净区(灌装/发酵)>半洁净区(糖化)>外部,压差梯度≥10Pa。
微生物抑制:
臭氧周期性消杀(浓度5~15ppm,停机后通风),或过氧乙酸雾化系统(针对耐酒精菌种)。
功能分区:
高洁净区:纯种发酵罐区、无菌灌装线。
潜在污染区:原料清洗、酒糟处理、废液排放。
材料要求:
地面:3mm厚环氧自流平(耐酒精、耐酸碱)或聚氨酯砂浆(抗冲击、防滑)。
墙面:316L不锈钢板(抛光Ra≤0.4μm)或玻纤增强树脂板(耐湿热)。
设备:发酵罐内壁电化学抛光(Ra≤0.5μm),管道采用卫生级卡箍连接。
人员净化流程:
一更(换鞋、戴发套)→二更(穿防静电洁净服)→洗手→75%酒精喷雾→风淋室(双人双吹,25m/s,20秒)→进入洁净区。
物料通道:
原料经振动筛除尘→臭氧传递窗→糖化车间。
空瓶清洗线:超声波清洗(50℃碱性溶液)→纯水冲洗→无菌空气吹干。
酒精蒸汽处理:
蒸馏区配置防爆型排风系统(不锈钢防爆风机+阻火阀)。
排风管道安装冷凝回收装置(酒精回收率≥90%)。
CIP清洗系统:
发酵罐清洗程序:85℃碱液(NaOH 2%)→70℃酸液(HNO3 1%)→纯水冲洗(电导率≤10μS/cm)。
灌装线每日采用过氧乙酸(0.2%)循环灭菌。
工艺分析:
明确酒类类型(白酒、啤酒、葡萄酒)及工艺特点(固态/液态发酵、橡木桶陈酿)。
CFD模拟优化发酵罐周围气流,避免死角积菌。
基础施工:
地面防潮层+导静电涂层(表面电阻10^6~10^9Ω)。
橡木桶存储区恒温恒湿设计(温度12~15℃,湿度70%~75%)。
净化工程:
高效过滤器安装前进行PAO检漏测试(泄漏率≤0.01%)。
防爆区域电气设备符合ATEX标准(防护等级IP65)。
验收标准:
洁净度:按ISO 14644-1检测,0.5μm微粒数达标。
微生物:沉降菌≤5 CFU/皿(灌装区),浮游菌≤50 CFU/m³(发酵区)。
国际标准:
IFS Food(国际食品标准)、BRC Global Standard(食品安全全球标准)。
3-A Sanitary Standards(发酵设备卫生设计)。
国内规范:
GB 8951-2016《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》。
GB 12696-2016《发酵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》。
节能技术:
余热回收:蒸馏废气余热用于糖化工段预加热(节能率≥25%)。
变频控制:发酵罐冷却系统按需调节(节能15%~20%)。
智能监控:
SCADA系统集成:实时监测发酵罐温度、pH值、溶解氧(DO)。
AI预警:通过光谱分析检测酒液微生物异常(如乳酸菌超标)。
Q1:如何防止发酵罐染菌?
罐体采用无菌呼吸器(0.2μm疏水性滤芯),定期SIP(蒸汽灭菌121℃/30min)。
接种管道设计无菌正压保护(氮气覆盖)。
Q2:灌装线瓶口霉变如何解决?
灌装前瓶口火焰灭菌(丙烷火焰,温度800~1000℃)。
灌装区湿度控制≤50%,搭配局部除湿机。
Q3:橡木桶存储区霉菌滋生?
存储间配置紫外线循环风系统(波长253.7nm,非作业时段启动)。
地面采用防霉环氧涂层,每周喷洒食品级防霉剂。
案例1:某白酒厂灌装车间
洁净度:ISO 5级,微生物合格率99.9%。
技术亮点:全自动氮气置换灌装+视觉检测剔除瑕疵瓶。
案例2:精酿啤酒发酵车间
洁净度:ISO 6级,配备PLC温控发酵系统,风味一致性提升30%。
分区分级:原料仓库按ISO 8级设计,减少高效过滤器用量。
余热利用:回收发酵过程CO₂用于碳酸化工艺,降低气体采购成本。
如需进一步细化方案(如特种酒类车间设计、废水处理系统),请提供具体参数(如年产量、酒精度、工艺流程),以便精准匹配需求。